代表日本的传统艺术—落语的历史

落语是日本传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,通过滑稽的故事和笑话来娱乐观众。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,诸如三游亭圆朝、桂文楽等众多著名的落语家相继涌现。本文将介绍落语的历史。

落语是什么?

https://images.microcms-assets.io/assets/28c0f8531a844557acb15174c7ce9649/a7d7565f258543ff8a048c4f392ded64/rakugo1.jpeg

落语的特点是故事的结尾总是有一个“落差”(オチ)。所谓“落差”,是指故事或笑话的结局部分,产生意外性和笑声。与歌舞伎等其他传统艺术不同的是,落语只靠手势和动作来推进故事,并且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。几乎不使用服装或舞台布置,而是靠表演者的技艺和听众的想象力,使故事的世界得以扩展。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亲近的表演艺术。

落语的历史

https://images.microcms-assets.io/assets/28c0f8531a844557acb15174c7ce9649/d06ebf5492704c268ee073a5df6269e5/rakugo2.jpeg

落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大名身边的“御伽衆(おとぎしゅう)”,他们在室町时代末期到安土桃山时代期间,为大名服务,传达故事和社会状况。

其中一位名叫安楽庵策传(あんらくあんさくでん)的浄土宗僧侣,在豊臣秀吉面前表演了一个带有滑稽结局的“噺”,深受赞赏。进入江户时代后,开始出现专门收费讲噺的人物,如大阪的“米沢彦八”、京都的“露の五郎兵衛”和江户的“鹿野武左衛门”等活跃在舞台上。如此,“寄席”(寄席)就此诞生。

总结

以上就是落语的历史。落语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,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传统艺术形式。如果有机会来日本,一定要去现场观赏一次落语表演哦!

日本传统艺术:歌舞伎的历史与魅力解析

日本传统艺术:歌舞伎的历史与魅力解析